中药什么时候喝最好 中药怎么熬药效最好

编辑:东方女性网2016-11-25 11:02:00中药
字体:
浏览:
文章简介:中药什么时候喝最好 中药怎么熬药效最好,中医是我国流传至今的医学财富,冬季到来,中药养生也成为当下人们热衷的一种养生方式。但是,中医药理论复杂繁多,我们在生病或滋补时喝中药,一定要了解其中的禁忌。下面大家就一起看看中药什么时候喝才最好...
中药什么时候喝最好 中药怎么熬药效最好

  中药什么时候喝最好

  清晨:清晨空腹宜服用具有滋补作用尤其是滋补肾阳的药物,在早餐前服用,以利于滋补药物的充分吸收;治疗四肢血脉病的药物也宜空腹服用,可使药物迅速进入胃肠,并保持较高的浓度而迅速发挥药效;利水湿药、催吐药亦宜清晨空腹服用。

  午前:上午宜服用益气升阳药、发汗解表透邪药。李东垣认为:“午前为阳之分,当发汗;午后阴之分,不当发汗。”还强调益气升阳药在午前服用。罗天益进一步提出,益气升阳药之所以午前服用,乃“使人阳气易达故也。”

  午后:下午或入夜宜服用泻下药(如大承气汤)。李东垣曰:泻下药“乃当日巳午之后,为阴之分时下之。”(巳时:即上午9~11点,午时:即上午11~午后1点),其他医家亦都认定泻下药不宜在午前服用。

中药什么时候喝最好 中药怎么熬药效最好

  睡前:一般在临睡前15~30分钟,宜服用镇静安眠药、滋养阴血药。入夜是脏腑功能最低的时候,如在此时服用滋阴进补药,就如雪中送炭,效力倍增。

  隔夜:宜服用驱虫药,如乌梅丸一般睡前服1次,第二天早晨空腹再服1次,以利于药物的充分吸收,便于将虫体杀死排出体外。

  饭前:一般在饭前30~60分钟服药。治疗病位在下(肠道、肝肾虚损或腰以下)的疾病,宜饭前服用,以使药性下达,因为在空腹状态下,药液能直接与消化道黏膜接触,较快地通过胃进入肠道,从而较多地被吸收而发挥作用,不致受胃内食物稀释而影响药效。

  饭后:一般在饭后15~30分钟服药。治疗病位在上(如心肺胸膈、胃脘以上)的疾病,宜饭后服用,可使药性上行。健胃药及对胃肠道有刺激的药物(如甘露消毒丹等),宜饭后服用,这样可减少药物对胃肠黏膜的损害;毒性较大的药物,也宜在饭后服用,以避免毒性药物吸收太快而发生不良反应。

  餐间:即在两餐之间服药,避免食物对药物的影响,治疗脾胃病的药宜餐间服。中药服用不但要讲究适当的服药时间,还要讲究服药次数和药物的温度,这样才会取得最佳的治疗效果。

中药什么时候喝最好 中药怎么熬药效最好

  喝中药的禁忌

  1生冷

  吃中药期间对各种生冷食物也因该尽量避免食用,我国中医指出,生冷食物性多寒凉,食用后非常难以消化。而且生冷类食物在食用后还具有刺激肠胃的作用,在这种情况下如果马上吃中药的话将会严重刺激胃肠道,从而影响胃肠对药物的吸收。因此要特别注意,在治疗“寒症”服中药如温经通络、祛寒逐湿药时要避免吃生冷类的食物。除此之外还有一些脾胃功能不好的人群,就算没有在吃健脾暖胃方面的中药,在平时生活中也不能吃生冷的食物,否则的话将会导致病症更加严重。

  2辛辣

  各种辛辣的食品对于正在服用中药的人群而言同样是靠需要忌口的,否则的话不仅会削弱药性,甚至还会与中药反应从而严重危害人体健康。而且我国中医指出热性辛辣食物性多温热,耗气动火,因此在服用清热败毒、养阴增液、凉血滋阴等中药的情况下应该尽量避免这类食物,或者痈疡疮毒治疗期间也应该尽量避免食用辛辣的食物。比如像葱、蒜、胡椒、羊肉、狗肉等,这些食物如果在吃中药期间食用的话会抵消中药效果,有的还会促发炎症并且引起出血症状。

  3油腻

  各种油腻的食物在服用中药期间同样要忌口,中医指出油腻食物性多粘腻,并且还有助湿生痰、滑肠滞气的特点。食用后会与药物混合并且阻碍胃肠对药物有效成分的吸收,从而降低疗效。尤其是一些患有脾胃虚弱、消化不良、高血压、冠心病等病症的患者,在平时生活中更应该少吃这类食物。这些都是在吃中药期间不能吃的食物,否则的话很有可能会降低药性并且影响人体健康。除此之外还要注意,在吃中药期间还应该避免吃西药,以免药性相冲。

中药什么时候喝最好 中药怎么熬药效最好

  4腥膻

  一般中药均有芳香气味,特别是芳香化湿、芳香理气药,含有大量的挥发油,赖以发挥治疗作用,这类芳香物质与腥膻气味最不相容。若服用中药时不避腥膻,往往影响药效。如鱼、虾、海鲜腥气,牛羊膻味。对那些过敏性哮喘、过敏性鼻炎、疮疖、湿疹、荨麻疹等过敏性皮炎患者,在服用中药期间必须忌食腥膻之物,还应少吃鸡、羊、猪头肉、蟹、鹅肉等腥膻辛辣刺激之发物。因为这类食物中含有异性蛋白,部分病人特别敏感容易产生过敏,从而加重病情。

  中药怎么熬

  1.先煎后煎分药性

  贝壳类、矿物类、骨甲类等应先煎。贝壳类有牡蛎粉、蛤粉等;矿物类有石膏粉、龙骨等;骨甲类有鳖甲、龟板等。此类药应先煎十分钟后再放入其它药物。有些药方要求煎药时必须后煎的中药,“后煎”就是将药煎十分钟后再放入药罐,因为有些中药久煎无效,像钩藤等。有些芳香带味药,久煎减低药效,如金银花、连翘、薄荷等。还有些药久煎可以减轻药的毒性,如马钱子等。煎前最好先把药材用温水泡四十分钟,好让中药泡透以便将药的有效成分更多地煎出。

  2.煮药需用白开水

  现在人们熬药经常是打开自来水直接用。其实熬药的水最好是要把烧开的水晾凉后再使用,因为一些地方的自来水多用氯消毒,或多或少都有残留,同时自来水中的钙、镁离子较多,也容易和药材中化合物发生反应,影响药效。

中药什么时候喝最好 中药怎么熬药效最好

  3.用火用锅有讲究

  有的药要久煎微火,有的药要猛火时间短。久煎微火是指滋补药,猛火时间短是指通便药、伤风感冒药。煎药最好用砂锅,砂锅受热均匀,药煮开时它的滚动就像浪头,有撞击力,再用筷子不断地搅拌,像洗衣机将衣服的脏物洗掉一样,这样才能把药里的有效成分全部煎煮出来。用高压锅煎药就没有这些撞击力和搅拌作用,药的成分会受影响。

  4.开盖关盖要注意

  一些挥发性药材,如果敞开熬,有效成分会随水蒸气散发到空气中,药效将大打折扣。一般是辛散解表或芳香化湿类药物,如薄荷、苏叶、藿香等,且煎煮时间不宜过久。又如一些补益类药物如人参、鹿茸、西洋参等,需要在容器内用小火慢煎久熬,才能使其有效成分充分煎煮出来,也应该盖上盖子,以防止药物成分在慢煎久熬中随水蒸气失去了。

  5.药汁最好煎180毫升

  煎药的药汁多少非常关键。煎三次,一次煎180毫升左右为好。如果药汁多了,药渣里的有效成分就少了,反之如果药汁少了,药渣会把药的有效成分吸附回去,也就浪费了。当然这里讲的是正常药方,而不是特殊大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