见长辈不打招呼 该逼孩子叫人吗

编辑:东方女性网2015-07-10 10:05:00幼儿教育
字体:
浏览:
文章简介:见长辈不打招呼 该逼孩子叫人吗,要不要逼小孩叫人?小孩没礼貌,大人气得直骂有用吗?

  要不要逼小孩叫人?小孩没礼貌,大人气得直骂有用吗?

  伍妈妈招待客人来家里玩,门铃一响伍花立刻躲到厕所里。好不容易出来,躲在妈妈身后怯生生地不敢叫人。客人亲切地拿出礼物玩具熊给伍花,她却躲得更后面了......

  孩子打招呼,是逐渐社会化的过程。婴幼儿时期,视力及认知功能还没发展好,认不得远近亲疏,亲友不分远近可轮流抱着婴儿逗弄。

  等到婴孩会认人,就会对陌生人产生排斥。这是自我保护功能,因为熟悉=安全、陌生=危险。随着孩童成长,在大人要求下,逐渐卸下心防,开始认识更多人。出于本能,依旧对陌生人保持戒心。在这一来一往中,逐渐社会化。见人打招呼,是社会化的最初阶段。

  为什么要学习打招呼?

  孩子练习跟别人打招呼,主要有以下几种意义:

  ★辨认亲属,学习称谓

  孩童刚开始只认识主要照顾者如爸妈,接着认识手足。随智力发展会认识并记住来访的亲戚们的脸孔。爸妈会多次一一介绍,让孩子熟悉亲戚的称谓。

  ★培养生活礼仪

  除了「知道」哪些亲戚外,进一步会要求礼貌地主动打招呼。来访家中的亲友多是亲切和善的,愿意主动跟孩子亲近。但在礼俗上,晚辈要主动向长辈打招呼问好,被动会被当作无礼。于是光「知道」不够,还要主动以行为表达,借此培养礼貌。

  ★增加安全,适时求助

  孩童缺乏自我保护能力,认识更多亲友代表着「能获得更多保障」。父母有时拜託亲友帮忙临时照顾,孩童跟这些「救火队」熟稔,不但大人放心,孩子内心安全感也增加,较能主动提出需求。曾看过某位妈妈临时外出半小时,拜託朋友帮忙看小孩,结果孩童跟阿姨不熟,想上厕所却不敢说,最后尿在裤子上。如果那个小孩能跟妈妈的朋友更熟悉些,就不会因害怕而不敢提出如厕需求。

  ★练习因应情境压力

  孩子面对不熟悉的大人,易因陌生产生惧怕。即使是在熟悉的家中,仍因害怕而躲回房间。孩子需要慢慢地适应这种情境压力,学习克服恐惧,练习与陌生友善的大人接触。若过度保护,孩子缺乏在安全环境(家里)中练习克服情境压力,到了外头挑战更大,恐更难适应,习惯性退缩,遇到情境压力就躲起来。在安全的环境中试着利用亲友来访,透过情境压力练习。

  ★塑造社会化的沟通模式

  孩童的肢体语言比口说语言更丰富,一边玩一边学习沟通。国内少子化,一位孩童往往同时面对好几位大人,爸爸妈妈、叔叔姑姑、爷爷奶奶皆同住一个屋檐下,家里只有唯一或唯二个小孩。孩童大部分时间都在学习如何跟长辈打交道,跟同侪相处只占小部分。同侪由于年龄相仿,程度相似,可在较平等的状态下互相学习。大人跟小孩相处,大人居于明显优势,小孩被迫「加速成长」。举例来说,小孩必定辩不过大人,争论到后来必输,于是退缩或哭闹。所以更需家长适时引导,让学习曲线较为顺畅。

  每个阶段的孩童会遇到不同程度的适应障碍。有些孩子运气好、学得巧,能跟其他人(无论大人或小孩)打成一片,养成开朗个性;少部分孩童并无先天自闭或明显障碍,只因学习初期遇到困难,不巧家长又无适时协助。初期还以为孩子个性内向,后来才发现原来是沟通能力未能顺势发展,继发沟通不良,与他人互动性差。

见长辈不打招呼 该逼孩子叫人吗

  孩子不叫人,先了解原因

  以孩子向他人打招呼为例,遇到的困难可能有以下这些情况:

  ★被父母要求逢人就叫,按称谓、照顺序:爷爷奶奶、叔叔伯伯。

  •可能的困难:孩子来不及记得那么多人,搞不清楚谁是谁;或久未见面,孩子忘了这些人的面孔。

  解决之道/若隔日将有亲友到访,预先用相片複习,帮孩童回忆这些人的称谓,增加熟悉、减少陌生。

  •可能的困难:本来愿意叫人,突然变得不喜欢打招呼。

  解决之道/通常是孩子闹彆扭,例如上次捣乱被长辈责骂,现在相应不理;上次长辈跟自己玩过头,孩童心生惧怕、避而远之。这时刻意勉强恐适得其反。过段时间大部分孩子会化解心结。

  •进阶困难:孩子不想叫人、怕生不熟、想睡想玩、一次要叫太多人很烦等。

  孩子有各种原因会对陌生人不理不睬,家长难免有些尴尬。

  解决之道/先解决孩子需求。如果孩子明明很累想睡,硬要勉强,反弹会增加;孩子正聚精会神看电视,不愿分神跟长辈打招呼,家长此时可能会火气上升。但不要忘了,一码归一码。日常的教养律定(看电视与否)要避免在父母準备招呼客人时同时处理,因为这时父母的情境压力增加,易顺势转嫁到孩子身上。若是「为了打招呼而不能继续看电视」,孩子将此连结,日后更加排斥跟人打招呼。

  ★为表礼貌教养,打招呼除了出声叫人,眼神接触、语气、态度都是沟通的肢体语言。

  •可能的困难:打招呼只为了符合父母要求,并没有真正要跟其他人互动。解决之道 尊重孩子的选择。如果孩子真的对来访的亲友「兴趣缺缺」,硬加勉强效果也不大。若孩子热络只因「访客会送礼物」、「访客会拿手机让自己玩游戏」,偏离互动的本身,这样也不好。

  •可能的困难:孩子可能并非不愿意打招呼,只因过于害怕或陌生。解决之道 父母教导孩子「打招呼要看着对方」。在细节上,若孩子惧怕两眼直视对方的压迫感,可引导孩童试改看对方鼻子或嘴巴,借此分散注意力。在访客的配合下,能利用取绰号等方式降低孩子恐惧。例如某朋友面貌兇恶,常吓到小孩,后来取了绰号「史瑞克叔叔」,每次跟小朋友打招呼也愿蹲下来,避免高大身材造成心理压迫。透过孩子对卡通电影的熟悉感,降低孩童的恐惧,顺利跨过心理障碍,发现这位史瑞克叔叔其实面恶心善,对小朋友很好。大人可以先借由语言跟肢体动作,展现热切友善、愿意沟通的态度,让孩子卸下心防。

  沟通是多层次、多面向的

  打招呼是沟通的第一步,而沟通是多层次、多面向的。人跟人之间要充分沟通,首先双方调整一致的沟通频道,才能开始进行对话内容。以AB两人为例:

  A发出沟通讯号↓B接收讯号↓

  B解读讯号后,向A回覆↓

  A接收来自于B的讯号,然后再度发出讯号,表示收到B的回覆↓

  此时A、B建立好顺畅的沟通频道,接下来就可準备传递更複杂的内容。

  套用到大人生活中的状况就是:

  在会议中,A偷偷对着B眨眨眼(发出讯号)↓

  B见状,并知道A试图传递某个讯息(接收并解读)↓

  B也眨眼,回做一个表情(回覆讯号)↓

  A看到B已经準备好了,于是把眼睛望向某特定人(再度发出讯号)↓

  B顺着A的目光看过去,发现某主管正在打瞌睡,嘴巴张开。然后B回望A,两

  人相视窃笑。

  例子中A、B透过非语言达成高层次互动,这是双向沟通的基础模型。孩童正在学习阶段,表达较为片段,需要更强的接收力及表达回馈。

  注重互动品质,而非责骂强逼

  依上述沟通模型,首要建立相同的沟通频道。有些大人不熟悉跟孩童的双向沟通,採用单向沟通,易遭拒绝或沟通品质不良。

  明明孩子看起来闷闷不乐,却要求「还不快打招呼!」孩童已经不喜欢某种玩法,大人却一直吓他,把这种行为辩解为「我是跟他玩」、「我是训练他不要怕陌生人」,遭到孩童拒绝后恼羞成怒,转而指责孩子的父母,用说教的语气说:「怎么没教好,见到人都不打招呼!」「你这样过度保护,孩子会越来越自闭!」这是利用家庭位阶摆出权威姿态,利用社会情境压迫孩子及孩子父母,没想到自己应该用贴近孩童的方法互动。

  大人可参考以下方式化解孩童心房:

  •宠物:家养宠物通常能引起孩子兴趣,孩子对大人戒心降低。例如称呼「猫咪阿姨」「米格鲁叔叔」等。

  •夸张语调:习惯跟小孩说话的大人,往往用较夸大的语调来表达正向情绪,「伟伟你好棒喔!你怎么让这台小车车可以跑这么快啊!」「山姆你好慷慨!愿意拿饼干请阿姨吃!」

  •强调情绪:直接将感受「说出来」,让孩子觉得被接纳。「小瑜今天来阿姨家玩,阿姨很开心!待会有準备很多好吃的东西喔!」「没想到在半路上会遇到妙妙,真是惊喜!好开心!」

  •利用卡通图案:孩子或自己身上有卡通或动物图案,可用这些来跟孩子对话。「芊芊你揹的包包好特别,这是谁?(指着卡通图案)」「你看阿姨身上也有猫咪图案,有没有找到?(引发兴趣)你看,在这里!(增加互动)」

  •询问孩子已经知道的答案:依程度询问孩子有能力回答的问题,例如年纪、有没有上幼稚园、有上哪些才艺课、有哪些好朋友等。孩子太小就询问更简单的,例如「这是谁?(指着妈妈)」「他是谁?(指着卡通图案)」先让孩子愿意开口,就能继续交流下去。

  •重複的行为有其意义:小孩会在游戏中表现重複行为。例如玩积木:孩童拿特定某台小汽车,重複从车库开出来↓绕一圈↓停回去。大人只见重複动作,在孩童脑海中想像是鲜明地再次经历,他不觉得是重複。好比坐云霄飞车,虽在同轨道上转圈,但每次搭云霄飞车都是一次精彩过瘾的经验。大人觉得无聊,孩子体验却非常深刻。重複的玩法有其意义,若有时间就陪着无妨。